中国传统的信仰中,有称为鬼怪精魅的那些异类。所谓“妖怪”,通常存在于人类想象与传说之中的异类。
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记载了古人对灾异现象所持的戒备心理,“凡日月食,四镇五岳崩,大傀异灾,诸侯薨,令去乐。”注曰:“傀,怪也。”
之后,又有了“精魅”之说。所谓“精魅”,本义是“恶鬼精怪”。“精”,《说文》:“魅,老物精也,从彡,鬼声也。或从未,作魅。”
东晋干宝《搜神记》载孔子曰:“吾闻物老则群精依之,因衰而至此。其来也,岂以吾遇厄绝粮,从者病乎?夫六畜之物,及龟蛇鱼鳖草木,久者神皆凭依,能为妖怪,故谓之五酉。五酉,五行之方皆有其物。酉者,老也,故物老皆为怪矣。杀之则已,夫何患焉?”葛洪《抱朴子内篇·地真》提到,服食金丹后虽百邪不侵,但仍可能会遭到外来之祸的侵犯:“或为鬼所冒犯,或为大山神之所轻凌,或为精魅所侵犯。”
照上论述,精魅是一种独立于鬼神之外威胁世俗生活的超自然物。
针对各种伤害百姓的妖精,道教自有许多辟邪治魅的方法。
道经《正一法文经章官品》曰:破逆君主收男女病精,实地君主收地上兽精,九天司马主收木石精魅。九谏君主收龙蛇精,北玄君主收老虎精,赐功君主收老鼠精,中彻君收万物精,明郎君主收妖精,广老君主收蜂蚜精。
众所周知,古代道士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,就是要“驱邪降妖”“诛精灭怪”,以安定民众。宗教的作用之一,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有秩序的宇宙模式,它通过解释未知事物来减少个人的恐惧与忧虑,这些解释通常假设世界上存在着各种超自然存在物和超自然力量,人们可以求助于这些法术,控制这些未知而令人生畏的东西,这就为对付危机提供了一种方法。
《山海经》曰:东望山有兽,名曰白泽,能言语,王者有德,明照幽远则至。六朝梁孙柔之《瑞应图》曰:“黄帝巡于东海,白泽出,能言语,达知万物之精,以戒于民,为除灾害,贤君德及,幽遐则出。”《轩辕本纪》︰“帝巡狩,东至海,登桓山,于海滨得白泽神兽,能言,达于万物之情,因问天下神鬼之事,自古精气为物、游魂为变者,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,白泽言之,帝令以图写之,以示天下,帝乃作祝邪之文以祝之。”白泽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、形貌和驱除的方术,所以从很早开始,就被当做驱妖除魅的神来供奉。
到了中古时期,对白泽的尊崇更是隆重。当时《白泽图》一书非常流行,到了几乎家手一册的程度。书中记有各种神怪的名字、相貌和驱除的方法,并配有神怪的图画,人们一旦遇到怪物,就会按图索骥加以查找。人们将画有白泽的图画挂在墙上,或是贴在大门上用来辟邪驱鬼。当时还有做“白泽枕”的习俗,即做成白泽形象的枕头用于寝卧,其用意也是为了辟邪除魅。
白泽是个知道各种鬼怪名字、形貌及驱除方法的神,所以黄帝要向他询问鬼怪的事情。
综合各种说法的共同点,加以归纳和总结,能够称的上“妖怪”者,应该具备如下三个方面特点:
“妖怪”是有生命气息的,这种生命气息在东方称为“气”(精气),而在西方称为“精灵”。
“妖怪”的形态或行为运动,从人类的感觉来讲,是超越其思维认知的,换句话说,“妖怪”的出现能够使人感觉到不可思议,超越常理。
“妖怪”出现在人类可以接触到的范围内,而不像神灵一般,出现于天界地狱等人类无法证实存在的虚幻场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