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俗理解,我们要让身体阴阳达到相对平衡的平气状态,失衡会导致身体不适,出现各种疾病。
而中医治疗与诊断中,一定会提到的,就是“氣”,我們人體,更是有營氣、卫气、宗气,元气、精气等。更有很多气血不足,肺气郁闭,脾气衰弱等病症。
所以我们就需要去通过自身也好,药物也罢,去调节失衡的阴阳二气,亦或是补充元气。
当然,这里就不详细展开如何进行治疗和调节了,毕竟专业问题,要提起来可就太多了。
而息息相关的主要问题,就讨论以下几个。
思想上的过度的“养生”,一些人对自己的身体可以察觉很多细微的东西,这挺好的,但我们还是要保持一定的钝感力,大部分都会觉得难道不是越敏锐,越早发现问题越好吗?
还真不是,人体很神奇,会随着环境天气等因素改变,毕竟你的身体也是一直在运动改变当中,而我们要关注身体健康,却不能过度关注身体健康。
有些疾病,是我们“所思所想”导致的,而身体上的不适,就是反应这种精神影响的,人体其实会自我修复,就像你觉得自己最近可能有些胸闷喘不上气,可能只是你毛衣穿反了,但是你就一直关注这种状态,坚定的认为就是自己身体出了问题,那你身体就会如你所愿,这时候就会出现,你看,我都说就是我身体有问题这种情况存在。
真的让人哭笑不得,毕竟对身体的敏锐是为了保持身体运动健康,察觉一些疾病先兆,而不是“疑神疑鬼”,钝感力则是避免出现这种过度优思焦虑导致,这也算是一种情志所病了。
而这一点,接触玄学的人,估计很多都需要好好认识自己的身体,而有传承法脉的,自然会有师长去引导,但现在很多自学初学的,切记保持自己一定的钝感力,不要对自己身体过度关注焦虑。
就如同身体本来在自我修复,而你仿佛一个初入行的监工,人为的去进行干预指挥,而这行为就会导致这个问题不仅没法解决,还会越来越混乱。
重点就在这,你自以为观察到了,然后可以用手拿开,人为去干预,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往往都是放大不适,盯着根本毫无办法,明明伤口都要愈合了,你不仅盯着看,还拿手去挤,试图让它快速愈合的迷惑行为。
而这状态,就像我们经常开玩笑说的,上课点名名场面,你越不想让老师点到你,越会让老师接收到你的信念,最后天选之子恰恰就是你。
身体上的过度养生,我觉得应该不会真的有人一年四季都在吃什么钙片鱼油维生素CBD这些吧。毕竟我觉得保温杯里泡枸杞已经非常具有养生意识了,这些养生药物一开始也会明确叮嘱只需要吃一两个月就行了。
当然,最好的状态,自然是自身立得住,真正能修心养神,练的身形似鹤形。中医从来不建议过度运动,一定要动静阴阳结合,练气亦需练体。
更理想的状态,自然是不要去吃这些所谓的保健品,非病不吃药,偶尔补其不足便可。而现在很多人都是身体上的过度养生,熬夜,泡枸杞,气虚血虚泡枸杞,不知道干点啥养生,泡枸杞。
明明身体并没有什么不适,一天维生素钙片一大把,真就有病治病没病强身,但是治未病可是老祖宗的拿手好戏。
更不要认为中医只能吃药,扎针,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更多是从人体本身出发,有时候聊天也是治病,更别提强身健体养生了。就算不喝药,也能有简易太极拳,五禽戏,易筋经等练习的功法供你选择。
这才是真的有病治病,没病强身,其次,不要过于去神话某些东西,就如同基础打坐,就是很简单让你平息静心,心喜静则藏神,养心亦养神。
并未让你去气沉丹田,更没有让你去冥想联想什么东西,恰恰最抵触的,就是没有传承心法,还想着什么凝神聚气,气沉丹田的,指不定就出来个结石。
近些年更是多了不少练功练出毛病的,不要去神化这些功法,但是也不要胡乱去练,基础的就已经足够大部分人养生了,又何必多此一举给自己找罪受呢?
谨记谨记,修行勿有太多杂念,正心正念常记,知行合一,莫要知而不行,自讨苦吃。